“有位老人,去年住了五次院,每次看他颤巍巍地来开证明,我就心里发酸”,在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吴玮佳拿着一纸“上海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证明”告诉大江东工作室,按照上海市有关规定,有了社区出具的证明,特殊救济对象和低保对象住院时可以免收押金,“给困难群众减负的好政策,办理的时候能不能更便利一些?”


(资料图片)

社区出具的证明样张。巨云鹏摄

带着这样的想法,今年4月,吴玮佳和同事给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信箱发去了邮件,建议优化流程、改进工作,进一步方便困难群众就医。

“基层干部发现的问题,往往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最要重视的问题”,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负责人说,这份建议指出了一个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痛点,是群众面临的真实需求,必须追根溯源来解决。

小小一份证明,涉及单位不少。低保人员等困难群众的数据信息由民政部门掌握,证明的使用场景主要是在医院,而数据信息的流转又需要通过数据管理部门……于是,由上海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卫健委、民政局、大数据中心、徐汇区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和建议人吴玮佳坐在了一张桌子上,共同研究探讨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信息流转,让数据多跑路代替群众少跑腿”,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杜守国说,原来的流程里,是低保家庭对象先到社区开纸质证明,再到医院申请免交住院押金,医院核验证明后同意,“我们把两边的数据打通,医疗机构就可以直接线上查询申请人的低保信息。”

这个方案得到了一致认可。“我们可以在上海民政业务统一信息管理平台中提供应用服务,供医院直接查询对象资格”,上海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钟华说。

“各公立医疗机构住院收费窗口人员通过登陆信息管理平台,对有需求的患者进行身份查询,对符合资格的直接减免住院押金,就能实现‘免申即享’。”上海市卫健委财务处二级调研员赵靓说。

在多部门的共同推动下,5月底,上海市民政局对医院开放端口,可实时核验低保人员信息;上海市卫健委指导公立医院简化低保人员住院押金办理手续,425家公立医院开通查询账号;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加强系统测试,确保医院能够实时访问;徐汇区先行先试,在区属公立医疗机构系统开展专题培训,率先落实“免申即享”……

医院住院办理窗口已可直接进入民政相关系统查询。巨云鹏摄

6月14日,记者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看到,医院的住院办理窗口,工作人员鼠标一点就能进入系统,输入姓名、身份证号即可查询是否符合免缴押金的条件。“没想到我们提的建议这么快得到回应,更没想到问题这么快解决”,吴玮佳说,人民建议征集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坚定了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为群众发声的信心。”

“如果仅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类似的问题和矛盾可能还会反复发生”,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人民建议征集处处长钱辰一说,借着解决这单个问题的机会,几个部门抓住“数字赋能”和“流程再造”两个关键,从“办好一件事”出发,争取“解决一类事”。

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政务服务处全面梳理需在社区中心办理的证明类材料,对《上海市特困人员证明》《上海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申请家庭登录证明》等7项材料尚未实现电子化的材料,会同市大数据中心、市民政局、市房管局,全部实现电子证照制发和数据共享。过去一年,上述材料的线下出证量近8.6万张。

如今,有需要的上海市民通过“随申办”手机端,就能线上申领,只需“亮证”功能,就能办理相关事项。目前,已开具相关电子证明6550多件次。同时上海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窗口将继续保留线下申请和开具证明的通道,方便不经常使用电子设备的市民。

“在主题教育坚持突出一个‘实’字的要求下,各单位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起来,把集中会商与各方协同结合起来,把解决调研问题和联合整改问题结合起来”,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负责人介绍,通过一条条群众建议完善工作,形成一揽子的便民政策,实现了从个案处理到类案优化、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从被动回应到主动跨前的转变,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减轻基层负担,努力让“管理无感、服务有感”。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关键词: